这场捐赠仪式上,侄子李致再忆巴金:多次拒绝以他名字命名文学奖

怎么买股票 http://nengtong02.com

5月7日上午,巴金书信手稿复制件捐赠仪式在位于成都龙泉驿的巴金文学院举行。巴金侄子、作家李致捐赠了巴金写给他的二百余封信,以及李致父亲、巴金大哥写给巴金的四封仅存信件的仿真复制件。

在捐赠仪式的发言环节,92岁高龄的李致回忆了巴金多次跟他强调,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文学奖,或者以他的名义重建巴金故居。“曾经我们出版社想要成立一个巴金编辑奖,他都不同意。他是一个极其淡泊名利的人。”

捐赠仪式现场李致发言

巴金《家》的写作来自李致父亲的信件鼓励

红船杂志了解到,在这次捐赠的内容中,有李致的父亲、巴金大哥李尧枚给巴金仅存的四封信的复制件。为什么说“仅存”呢?李致解释说,他父亲给四爸(指巴金)和三叔,一共写了一百多封信,四爸极为珍贵,装订成册。只是,特殊时期,他无奈将之点火烧掉。

事后巴金说:“烧掉它们,我感到心疼,仿佛毁掉我的过去,仿佛与我的大哥永别。”其中仅存的四封信漏网,没被装订,所以没有烧掉。

据李致在捐赠仪式上介绍,这四封信是他父亲从上海回成都后写的,前三封写于1929年,后一封写于1930年。“可以想象,四爸发现这四封信,是多么的珍惜和喜悦。1982年5月,我到上海,四爸把这四封信给我看。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们的通信,我为他们深厚的兄弟友谊所感动,含着泪水读完它。我把这些信带回成都复印,然后又寄回上海。原件后来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。1986年4月2日,我出差到上海,就有关信中的一些问题,向四爸请教,并做了录音。”

其中一封信,是李致父亲鼓励巴金以自己的封建大家庭为背景,写一部长篇小说的,即以后巴金写的《家》。李致还特别提到,这次捐赠,也是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。

巴金家信复制件

巴金的“不”原则

在这次捐赠仪式上,身为巴金侄子的李致,谈到这位“四爸”时,表示他是一个极其淡泊名利的人。

“不要重建我的故居”。巴金诞生于成都正通顺街。据悉,不少国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,到成都时都想去巴金故居看看,但无法如愿。因为,巴金故居已经不复存在。

1985年,四川省作家协会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,要求恢复巴金故居。省委同意,并且成立了筹备小组。巴金知道后不同意,对其侄子李致说:“不要恢复故居,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,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,上面写: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,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。”1986年10月,巴金连续3封信致李致,再次“申明”他的意见。

“不要用我的名字。”在一些名利等问题上,巴金时常这样说。四川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一些巴金过去的著作,巴金心里很不安,便关照出版社不要给他寄稿酬。后来出版社主张以巴金的名义设一个编辑奖,巴金很快回信说道:“稿费就按你所说用来帮助作者吧。设立奖金我不赞成,我反对用我的名字。”

1993年,巴金90岁诞辰时,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,巴金又是坚决不同意,他在信中写道:“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、设立文学奖。” 1994年1月1日,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家协会,他在信中写道: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,写作六十几年,并无多大成就。建立‘巴金文学基金’,设立‘巴金文学奖’,又使我十分惶恐。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、设立文学奖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巴金去世后,上海作家协会有关人员为纪念巴金,曾提出两个建议,一是把“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”改名为“巴金基金会”;二是设立“巴金文学奖”。但巴金的女儿李小林明确拒绝了上海作协关于设立“巴金文学奖”的提议。媒体曾这样报道此事:“李小林说,一方面巴老生前为人非常低调,不喜欢如此张扬;另一方面,巴金清醒时就表达过,认为国内文学奖项已经太多。”

巴金

不仅仅是不重建故居,不用自己名字设立奖项。1987年10月,在阔别家乡27年后,巴金再次踏上家乡成都的土地。而在赴家乡之前,他对侄子李致等人提出:“一不参加宴席,二不参加会议,三不接受采访。”

谈好这些“条件”以后,巴金才成行。四川省委尊重巴金的意见,给有关单位打招呼,对巴金的故乡行要注意“保密”。整个行程,仅四川电视台跟踪拍摄,但不报道,留在以后作资料。那天,到机场迎接巴金的也是巴金在川的一些亲戚。

巴金喜欢记日记。他的许多日记,是很美的散文,更具史料价值。据悉,四川出版界当年很想单独出版巴金的日记,巴金起初勉强同意了,但没几天,他们收到巴金的来信:“这日记只是我的备忘录,只有把我当成‘名人’才肯出版这样东西,我要证明自己不愿做‘名人’,我就得把紧这个关……”

至今,巴金的日记没有出版单行本。

晚年患帕金森氏病的巴金仍然坚持笔耕。他曾表示“关于我本人,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、表扬。只有极少数几本作品还可以流传一段时期,我的作品存在,我心里的火就不会熄灭。这就够了。我不愿意让人记住我的名字,只要有时重印一两本我的作品,我就满意了。”

全国政协常委、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曾这样评价巴金:他是中国作家良心的代表。

巴金,男,汉族,1904年11月生,四川成都人,无党派,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。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。1929年回国后,从事文学创作。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。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协主席、中国文联副主席,上海市政协副主席。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。2003年11月,国务院授予巴金“人民作家”荣誉称号。【资料:新华社、封面新闻、人民政协报、四川在线等】

编辑:周晓宇

上一篇:

下一篇: